毕业生Jason Xiao:剑桥面邀、热衷“搞钱”...不被标签定义的宝藏少年
“拿到剑桥面邀的学长”几乎是所有人提到Jason Xiao的第一反应。然而,单单以这一光环标签来定义他,无疑是对这位“宝藏少年”极大的简化与局限,他的故事远比一个闪耀的头衔来得丰富且立体。
不光有着优秀的学术成绩,还通过策划创办一系列的创新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校园影响力,他自成一格的“搞钱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录取学校
伦敦大学学院、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
01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在深国预四年的成长历程,Jason认为应该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初入深国预,富有个性的Jason认为,尽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类活动层出不穷,却似乎少有能触及他内心深处那份热爱与激情的。他渴望组织属于自己的活动,找到彰显自己个性和创意的平台。
于是Jason创立商业文创社,一个承载着他理想与愿景的社团。策划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活动:感恩节活动,让每一束花和每张卡片都成为了情感的纽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撕标签”活动则鼓励大家打破刻板印象,勇敢展现真实自我,挑战社会对个体的固化认知;师生表情包征集活动,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校园氛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深国预的校园文化,更展示了Jason及商业文创社独特视角与创新精神。
“在商业文创社的每一天,我都幻想自己是企业老板。” Jason打趣道。因为运营社团的难度超乎想象,比如作为一个领导者,他不得不思考如何激发社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还要确保即使毕业以后,这个一手创办的社团也能持续发展下去。
“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也引发很多新的思考。我们社团有自己独有的价值,每个成员也是。我希望社团体现大家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团队高效运转起来,正如经济学中Economic Efficiency的概念一般。”
还有很多经历,也都应验了这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比如,Jason曾经是全校唯一选读ICT这门课的学生,因此获得了校长亲自一对一授课的机会和极高关注度的学习体验;他喜欢鲜花却担心自己成为花艺社唯一一个男生的尴尬,但最终他的勇气帮助他获得了超越世俗偏见的稳定内核……
每一次挑战都被他视为成长的催化剂,每一次逆境都孕育着新的可能性。因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逐渐演变为他的人生信条,他愿意拥抱变化,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02
“经济这条路像是一开始就设定好了”
对于Jason而言,经济学这条道路仿佛从始至终就已注定。在他10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经济老师Jordan,让Jason不禁感叹:“经济学怎么能这么有趣!”每周三经济课的“Newsday”成了Jason最期待的日子。
这一天,Jordan老师会带领大家阅读英文新闻,剖析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从股市风云到虚拟货币热潮,现实世界的经济议题在课堂上鲜活呈现。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国债概念,Jordan老师精心设计了互动游戏。更有趣的是,他还印制了带有自己头像的“Jordan”币作为课堂道具。
Jason回忆道:“原来这些看似高深的经济学原理与现实生活、全球经济动态紧密相连,经济课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对经济产生兴趣之后,Jason的思维优势开始在各类商业竞赛中显现。他在经济类的国际赛场中屡创佳绩,收获颇丰,使得他在经济学习之路上的步伐愈发坚定。
Jason意识到自己好像从小就对“钱”感兴趣,一直向往“赚钱”。“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没有具体的梦想,所以我想先努力赚钱。我可以接受没有梦想,但希望当我有梦想时,不会因为金钱的原因无法实现。 ” 选择经济这条路仿佛是注定的,沿着这条光芒四溢的道路,Jason正在一步步迈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03
热衷“搞钱”的深圳男孩
Jason的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理想的教育画卷:一个充满活力、敢于创新、勇于追梦的年轻人,在一个包容多元、鼓励个性、支持实践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对“搞钱”有着浓厚的兴趣的Jason,在访谈中表现出和“钱”有关的思维火花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是一些有意思的访谈摘录。
采访人:如果你现在有一个亿,你会做什么?
Jason:在安稳的生活情况下,我会把它区分成几批钱,不会放在一个篮子上。首先我会将两到三千万作为最基本的安全存款,成立一个家族的信托基金公司,给我未来的子女一些保障。接下来,我会拿两千万分散存到不同的银行,因为我觉得任何时候手上都要有现金,就算我真的倒霉遇到银行倒闭,也不至于千万变五十万。(笑)然后我可能会投资我感兴趣的产业——生物医疗,随着AI技术越来越先进,许多产业都会被取代,但人类的健康一定是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我想拿两千万做一个组合,分别买入几个国家最大医疗龙头企业的股票。最后剩下的钱,我想购置一些海外房产做投资移民,多个身份做生意的话可以获得当地的福利政策并且可以给未来的子女提供多一条接受教育的路。
采访人:你认为搞钱的秘诀是什么?
Jason:第一我认为决心很重要,就是你到底有多想赚钱,你是想安稳过日子还是背水一战?第二我认为要居安思危,就算目前我的事业在稳步发展,我也要想着更远的计划,比如你这次的营销活动成功了,下一次要做什么活动,同时防止竞争对手来抢生意,所以个人和企业都要不断创新、学习。“尝试却失败了”总比“不尝试”好,可以就持续走,不可以就跳过,就可以避坑。
采访人:结合管理社团的经验,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好一个企业管理者?
Jason:我认为做老板带团队的时候必须具备同理心,才能引领大家往一致的目标前进。我感觉我每天都在和我的社员交流、磨合,我常常把自己幻想成一个“老板”,如何带动他们,如何完成客户需求。其实比如说像古老师,我就把他当作我的客户,他给我提需求。这时我就要和我的员工沟通:“上头在催我的任务,需要你们配合完成。”有时候他们可能不理解,可能会问:“你要这么去焦虑这个事情?这很重要吗?” 所以我必须要站在多人的立场考虑,统一我们对事情重要性和优先级的理解,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采访人:你已经决定将经济学作为未来深造的方向了吗?申请过程有没有什么小插曲?
Jason:在我看来,经济不仅仅是关于金钱和市场,它更是理解社会运行机制、预测趋势、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我对‘赚钱’的兴趣,所以我决定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提升自己在商业环境中的决策能力和眼光。在深国预,通过学校提供的各样的资源和机会,我已经探索出了未来的大致方向,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大学阶段,我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人生理想与职业抱负。申请时的小插曲还是不少的,比如当时冲UCL经济专业的时候,我的导师和学科老师都认为这个专业不太保险,我们所有人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说明,努力没有白费!(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19129547636